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亚太日报】中科院专家在尼做地震报告受热捧
2015-05-14      

       新华社加德满都5月11日电(记者佘勇刚 唐璐)旋转的塔里木盆地、三块构成的青藏高原、地震预测的艰巨性,站在特里布文大学地质系的讲台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的地球物理骨干专家赵俊猛教授开口间就是几十个百万年前,在台下,坐着的听众托腮沉思,挤在教室门口的听众伸头张望。

       10日上午10时,赵俊猛教授应特里布文大学邀请,在该校地质系进行了一场有关尼泊尔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的学术兼科普报告,仍处放假期间的近百名教授和学生在9日晚上通过邮件、社交媒体等渠道看到院系通知后,10日一早来到教室,聆听震后该校第一场有关地震的报告。

       报告持续了1小时20分钟,报告到达结论页的时候听众齐刷刷举起手机拍照;紧接着的提问又持续了1小时,教授和学生轮番发问,赵俊猛教授一边说着“好问题”,一边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进行解答和探讨。

       苏巴什·阿查里雅是特里布文大学地质系的一名硕士生,正在做自己的硕士论文。他在9日晚上通过朋友转发的脸谱网信息知道了这场报告。他说,这是地质系近期第一场和地震有关的报告,报告提供了很多精确的数据和新颖的框架,尤其是报告展示的地质构造模型,更新了自己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理解。

       特里布文大学地质系教授梅赫·拉杰·提达尔说,赵教授报告的内容凸显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认知上尼泊尔和中国的差距。赵教授提供了丰富的细节,这些认知截然不同于自己先前对于青藏高原简单的、概念上的认知,体现了向自然学习而非支配自然的治学态度。

       提达尔认为,中国和尼泊尔分处喜马拉雅山两麓,两国在喜马拉雅的地质研究上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执行主任梁尔源研究员介绍,中国在尼泊尔开展了很多经济合作项目,相比之下,两国的科教合作内容还不多,中科院以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为基础,联合多个研究所的专家与尼专家展开了水文、冰川、地理、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学成果。

       2009年,中科院启动第三极环境(TPE)计划,青藏高原研究所开始与特里布文大学进行留学生培养、青年人才培训、野外科考等合作,不久之后,在特里布文大学设立第三极环境(TPE)加德满都中心。2014年,在原有基础上,中科院在该校设立中科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作为中国科学家对南亚合作的重要窗口和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完)

(原载于《亚太日报》 2015-05-11 新华时讯)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