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青藏高原北缘三条地学断面编创工作即将完成
2008-10-08      

由我所赵俊猛研究员担任第一主编的青藏高原北缘三条地学断面(包括相应的说明书)经过全体编创人员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即将由科学出版社以中、英文两种文本出版。日前,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及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在青藏所举行会议,就三条地学断面进行学术讨论。会议由我所刘小汉研究员主持,科技处戴英和寇香玉同志参加了会议。金之钧教授介绍了断面研究背景,赵俊猛研究员、刘训研究员、汪洋博士分别就中国西北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与地球动力学问题、断面的构造单元划分与演化、沿断面走廊域的大地热流研究作学术报告。

李廷栋院士、肖序常院士、滕吉文院士、马宗晋院士、彭胜潮编审、关炎副编审以及我所刘宏兵、裴顺平两位副研究员和部分研究生就断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三条地学断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其中一些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与看法。同时,也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断面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目前,断面研究全体人员正在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以期提高断面研究的整体水平。

这三条断面是:1、《中国新疆拜城-青海大柴旦地学断面》。该断面西起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拜城附近(42o1000.0N80o3635.1E),东至柴达木盆地东缘的大柴旦附近(37o4838.9N95o5918.6E),全长1495km以北西南东走向先后经过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2、《中国新疆额敏-哈密地学断面》。该断面西起扎依尔山的额敏县附近(N46o2451.9〃;E82o5650.5〃),横穿准噶尔盆地、天山、吐哈盆地,东至哈密县附近(N42o2854.5〃;E93o2000〃),全长944km3、《中国新疆富蕴-库尔勒地学断面》。该断面北起准噶尔盆地北缘的富蕴县附近(N47o1540.5E89o5512.0),南至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尔勒附近(N40o3330.8E85o3125.7),全长874km,断面以近南北走向先后经过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山脉、以及准噶尔盆地

沿上述三条地学断面,相关科研人员分别完成了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天然地震转换波探测、重磁联合反演以及部分地段的MT探测研究;同时,完成了断面经过域的重磁场平面分析、地震层析成像、大地热流、震源机制解等研究。相关人员在断面编辑研究中努力通过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相结合、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相结合、勘探结果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来研究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以及柴达木盆地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从而建立盆山耦合关系,探讨叠合盆地形成、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背景,并结合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建立中国西北部地球动力学模型。

《中国新疆拜城-青海大柴旦地学断面》、《中国新疆额敏-哈密地学断面》、《中国新疆富蕴-库尔勒地学断面》穿过了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盆山系统,其研究成果不但为中国西北部叠合盆地油气开发提供深部结构与构造背景,直接为国家重大需求服务,而且在地球动力学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北部边界条件。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获得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结构与属性的新认识;2、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消减模型;3、发现了塔里木盆地东西分块及深部依据;4、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接触关系。

该三条断面的负责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参加单位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目前,赵俊猛研究员等主编的三条地学断面(含断面说明书)以及专著《青藏s原北缘地球动力学条件》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预计年底与读者见面。

 

 

赵俊猛研究员介绍三条地学断面的编辑研究进展

 

 

会议讨论现场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