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扫描
科技进入了新的重要跃升期
2008-03-05      

科技日报

 

  20080305  这是一组让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新闻,它让亿万中国人感受到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强基础上的国家实力和民族尊严:

  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古奔月梦;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三峡右岸电站20号机组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至此,三峡电站已投产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410万千瓦,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翔凤”下线,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制民机迈出实质性一步;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下线,国产“和谐号”动车组疾驶如飞,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过去的五年,中国科技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巨变既有科研成果的辉煌成就,也有工程科技的极大进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厅长会议上说:“过去五年我国科技成就巨大,科技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处在重要的跃升期。”她认为:“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自主创新助推中华民族崛起

  20071221的上海薄雾笼罩。璀璨的聚光灯下,一架蓝白相间的飞机揭开面纱,在众人的注目礼中徐徐驶出厂房。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翔凤”。这是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标志着我国重大自主创新工程ARJ21飞机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

  这是一次自主创新的重大实践。“翔凤”是70110座机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是我国按照国际先进技术和适航要求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就是拥有独立的设计权,具备系统的综合能力,能够自主确定飞机构型、性能和发展方向。

  中国民机工业历经坎坷,一代代航空人的不懈奋斗,历经30年的波折与等待。“翔凤”正寓意着涅槃的凤凰腾然而起、曼舞九天。尽管离国人梦想的大飞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样的成果仍让我们无比自豪。

  上海飞机制造厂飞机部件安装车间主任马赛动情地说:“过去我参与过麦道90飞机的生产,整天面对的是外国的飞机。现在我自豪了,ARJ21是我们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所以我们员工的心情就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在此两个月前的1024,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腾空而起。1126,它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

  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人们称它为“自主创新高潮中最动人心弦的华章”。

  嫦娥一号升空之后历经8次变轨,经过调向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三个阶段。茫茫太空中悠然前行的“嫦娥”不仅要拍摄月球表面的照片,更要对抗月食情况下太阳能的缺失……复杂程度创下中国航天之最。

  喜讯不断从38万公里外的“嫦娥”传来,这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和汗水。从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到“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这项浩大的科技工程仅仅用了3年多时间。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五大部分组成为一个综合性工程系统。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说:“我们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去了解系统环境,并尽可能地让别人认同这种了解,从而使很多棘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嫦娥一号卫星的先进在于应用成熟技术实现新的任务要求。除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更需要在原有技术上不断创新。“它的自主创新幅度非常大,这些创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能否得到承认,对科研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孙泽洲说。

  20071212,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庄严宣告: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从跟跑到领跑,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200671是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第一列火车开入西藏,青藏铁路通车。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天路”,穿越了青藏高原的生命禁区、无人区以及绵延550公里的冻土区域,穿越巍巍群峰、绵绵雪域。为了建造这条神奇的“天路”,科研工作者们付出了近50载光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青藏铁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就已经开始。”提到青藏铁路的勘测历史,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程国栋院士满怀感慨。

  曾经有国外专家认为,青藏铁路的修筑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铁路的修筑面临着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其中,冻土路基的稳定性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如今,青藏铁路被誉为是“筑在冰冻世界的奇迹”,而对于坚守在青藏高原近半个世纪的科学家而言,亦是一个梦想的达成。青藏铁路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介绍,青藏铁路首次提出了“主动降温以保证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的全新思路,这些全新的解决思路和工程创新,使青藏铁路的冻土工程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不仅是重大工程建设的支撑,也日益成为中国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农业科技的进步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进步提供了坚实保障。从863计划开始的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棉花育种专家喻树迅说:“在没有抗虫棉之前,每当我国发生棉铃虫灾害,基本上会给农民以及棉花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由于只能依靠农药治虫,棉铃虫逐渐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农药不但打不死棉铃虫,反而会威胁到家畜家禽的安全,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棉铃虫没打死,鸡却死了。这样就导致在上世纪90年代棉农谈虫色变,不愿意种棉花,当时棉花面积从一亿亩锐减到6000万亩。”抗虫棉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的研究成功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据统计,近年我国新培育农作物新品种800多个,平均增产1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近5亿亩以上,使全国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5%左右。统计结果显示,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九五”的37%已提高到“十五”的48%

  青藏铁路的成功修建,三峡工程的喜讯频传,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微电子、通讯、重大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超级杂交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系列重大技术,让我们看到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科技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正是近几年来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深的体会。

  经济与科技共舞,企业渐成创新主体

  20074月,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万钢走入了科技部,开始了他的部长生涯。他曾在奥迪汽车公司工作10年,历任工程师与技术经理,“几乎接触了汽车企业的各个环节”。从2000年回国以后,万钢一直致力于洁净能源轿车的开发与产业化推广。对于“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万钢也许比旁人有更深的体会。“促进科技进步,必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万钢的话代表了人们的共识。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近20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思想。

  2005年夏天,海信发布了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芯片———“hiview信芯”。这款达到跨国巨头市场主流芯片水平的“信芯”终结了中国电视机工业“空芯”时代。就在这一年海信的总裁周厚健发出了“自主创新对企业来讲的确需要下很大决心”、“企业自主创新当耐住寂寞”的慨叹。

  想比两年前,2007年的周厚健显然更加意气风发。这一年的7月,青岛市江西路11号,一块“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挂到了海信研发中心,它将开展多媒体计算技术、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与多媒体芯片设计、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高清晰多媒体显示终端技术研究。以此为标志,海信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数字多媒体技术领域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同时这也意味着海信将不仅是一个企业,它将承担起多媒体技术领域研发国家队的使命。

  周厚健曾经说过:“在技术含量高的领域,不下决心进行创新,掌握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肯定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毫无疑问的!”

  可喜的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近5年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不断提高,已达69%,大中型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2006年比2002年增长4倍,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项目中,有28%的项目是以企业为主完成的。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中有22.4%的项目有民营企业参与完成。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开始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投入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世界第一的科技人力资源

  王选、吴文俊、闵恩泽、吴征镒、李振声……这些名字在老百姓的心里显然已经是科学大家的代名词,他们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用多年的研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他们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后,还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走在创新路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努力。

  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统计显示,2005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达150万人年;45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研究人员总数的80%;高等院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成为世界上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国家。

  一支充满活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总数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SCI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已与英、德、日三国相当,其中纳米领域论文引用数位居世界前列。一批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被攻克。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推动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自主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任务,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人也在为此贡献才智。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来自沈鼓集团的工人杨建华,上海宝钢的工人王军和农民发明家王子纯,分别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平凡的人物同样能获得国家科技大奖,他们的成功让更多普通人看到“小人物”创新的力量。

  科研投入的持续增长,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变革,“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等创新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这一切,正在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动力。

  2007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实行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认和强调;同时,法律从各个方面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

  在科学的春天降临神州大地30个春秋的历史时刻,我们欣喜地看到,科技进入了新的重要跃升期。

 

(科技日报)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