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扫描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2007-04-16      

总括篇

 

  一、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为了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关国际组织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编制和发布了相关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1988年以来已经组织全球的科学家编制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这些报告以科学问题为切入点,汇集和评估了世界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研究成果,形成的最主要的结论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近五十年来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为了充分考虑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对我国的重大不利影响、支撑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事务、有效地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2个部门组织编制和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编制和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意义在于,一是向国际社会进一步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二是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事务提供科技支撑;三是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四是为未来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指出了方向。

 

  二、《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是什么?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共分三个部分:“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影响,预测了21世纪的气候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了气候变化及相关国际公约对我国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

 

  评估报告给出的主要结论包括:

 

  (一)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预测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增加1.12.1,年平均降水量可能增加23%,降水日数在北方显著增加,降水区域差异更为明显。由于平均气温增加,蒸发增强,总体上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森林与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与近海生态系统等极易受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将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及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行动。

 

  (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国家发展空间问题。在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国要有所作为,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维护我国正当的发展权益,使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要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新的驱动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和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报告中提出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可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六)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还有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需要对各种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和验证。

 

第一部分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温度变化:近100年来中国年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比同期全球平均值(0.6℃±0.2)略强。在最近的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增温速率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

 

  降水变化:近100年和近5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较大。近50年全国平均的年降水量同样没有呈现显著趋势变化,但降水量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1956年到2000年,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西部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的年降水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是,我国华北、西北东部、东北南部等地区年降水量出现下降趋势。

 

  其他要素变化:近50年中国的日照时间、水面蒸发量、近地面平均风速、总云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风速减少最明显的地区在中国西北。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近50年,中国全国平均炎热日数呈现先下降后增加趋势,近20多年上升较明显。1950年以来,全国平均霜冻日数减少了10天左右。中国近50年来寒潮事件频数显著下降。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呈下降趋势,我国北方包括沙尘暴在内的沙尘天气事件出现频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2006年的沙尘暴明显多于2005年,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

 

  二、中国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趋势基本相同,但也有差异。这是由于区域的气候强迫因子不同所造成的,但人类活动是造成近50年气候变化主要因子这一结论是相同的。

 

  近百年中国气温变化总的趋势与全球是一致的,并且比全球平均略高。变暖主要出现在冬季。中国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结果也与全球代表性台站(如Mauna Loa)的一致。降水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今表现增加趋势,也与全球情况一致。海平面上升增加的趋势和量值与全球基本A致。其它一些气象与环境变量也大致表现出与全球一致的变化,如冰川退化,极端天气与气候频率与强度增加等。上述事实表明,中国的区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密切关联,作为气候系统的一部分,对全球整个气候系统变化的响应十分明显。

 

  但是中国的气候变化也表现出一些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中国20世纪20-40年代的增温十分明显,远大于全球和北半球平均值。(2)中国的降水表现出“南涝北旱”型,主要反映了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年代际变化(70-100年时间尺度)。(3)近40年,青藏高原冬春积雪的增加与欧亚春季积雪减少趋势也正好相反。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而研究这些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及机制。

 

  三、为什么说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科学上用检测和归因方法去判断人类活动是否引起全球气候变化。检测(Detection)是证明一种观测到的变化,不能由自然变率解释,并且在统计上与自然变率有显著差异的过程。归因(Attribution)是以某种程度的可信度确立被检测出的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的过程,包括评估不同的假设。这需要通过统计方法和数值模拟来实现,且必须给出结果的可信度。可信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人们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程度的深入。

 

  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TAR)关于对人类活动作用的认识获得了重大进展,不但以更多、更强有力的证据肯定了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A温室气体增加和自然气候波动共同引起的,而且第一次提出最近50年大部分观测到的增暖可能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因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发现,最近50年如果不加入人类活动影响,则不能真实地模拟出观测的温度变化;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则可以再现近50年的温度变化。

 

  2007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2001TAR的结论在两个方面作出了重要发展:一是对于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的判断由原来的60%可信度的最低限提高到目前的90%可信度,从而使人们以更高的可信度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近5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因。二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检测与归因研究在空间尺度和气候变量方面扩展到六大洲,并且包括海洋增暖、大陆尺度的平均温度、温度极值、降水、气压场与风场。因而越来越强有力的科学证据表明:最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四、人类活动如何引起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引起气候变化:一是化石燃料利用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温室效应随之增强而影响到气候,这是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二是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CH4CO2N2OPFCHFCSF6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后,也通过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三是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和地表反照率变化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这包括森林砍伐、城市化、植被改变和破坏等。

 

  另外,环境污染中排放的气溶胶,尤其是硫化物与黑碳气溶胶等也可引起气候变化。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地面变冷。实际上人类排放的气溶胶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应该指出,在地球的气候长期演变过程中,温室气体(导致变暖)和气溶胶(导致变冷)始终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子,只不过在气候变化的早期或地质年代,这两种因子都是自然而非人为起源的。

 

  五、气候变暖是否导致了更频繁和更极端的天气与气候事件?

 

  气候变化不仅代表气候平均值的变化,还包括变化幅度或距平值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使小概率的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出现概率增加,也会使原来未曾出现的天气气候事件出现。

 

  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平均值的增加会使更暖的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增加,而使更冷的天气与气候事件频率减少。因而,随着地球变暖导致较高的蒸发和降水速率,高温、风暴等极端事件将变得更为频繁,而寒冷极端事件将会减少。另一方面,更多的降水将发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因而降水的强度将增加。

 

  中国科学家利用近百年资料和分辨率较高的区域气候模式对极端天气事件进行的分析和模拟表明,温室效应将使中国区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明显升高,日较差减小。模拟得到的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的显著增加区基本位于中国南部,而最低气温在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南的增加更显著。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在中国地区强降水事件的出现频次继续增加。南方部分地区大雨日数将有显著增加,特别是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的贵州、四川、云南部分地区,表明这里未来暴雨天气会增多,气候有恶化趋势。另一方面,预测也表明,将来的台风强度将增加,我国将可能面临更强台风的影响。中国干旱区的面积也可能会扩大,干旱强度加剧。

 

  六、未来气候将变暖多少?科学家是如何预测未来气候的?

 

  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全球联合行动减排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相对于1990年将上升1.4-5.8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将这一升温值修正为1.1-6.4)。而由于海洋响应的滞后,即使温室气体的浓度已经稳定,地表温度仍将持续上升数百年。另外,全球温度变化将是不均匀的,陆地的变暖大于海洋,中高纬地区有更多变暖的年份,而且冬季的变暖大于夏季。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预测,未来20100年中国地表气温将明显增加,与2000年比较,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1?2.12030年增加1.5?2.82050年增加2.3?3.3。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

 

  目前科学家主要利用气候模式对气候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气候模式的设计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如何在气候模式中包括和表征气候系统和许多重要的物理过程(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二是如何把各圈层的模式或物理过程有机地组合集成在一个庞大的气候系统模式中,即耦合技术或方法;三是为了对未来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气候变化做出预测,必须知道未来全球范围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情景,依据不同的情景,可以预测未来不同的气候变化。

 

  七、用来预测气候变化的模式可靠吗?

 

  虽然不同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但在陆地尺度的变暖型、特别是在未来几十年温度变化的显著性上有着相当好的一致。

 

  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给出的只是一种可能的变化趋势和方向,还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其中降水预测的不确定性比温度更大。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对未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估算不够准确;(2)全球平均辐射强迫的计算值变幅较大,其中部分具有十分大的不确定性;(3)可用于气候研究和模拟的气候系统资料不足;(4)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气候模式系统不够完善;(5)自然的气候变化幅度不清楚。

 

  今后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不断减小气候变化预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精度与信度,为此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改进模式中的物理过程描述,提高模式的分辨率,使更复杂的模式物理过程和动力过程能包括进来。另外需要改进或建立新的观测网,以能监测气候系统的全部或大部,为模式提供必需的初值和验证资料。目前正在建立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OCS)就是为这一目的而进行的。

 

  第二部分

 

  一、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了1.4mm3.2mm, 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等级下降,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m5m,某些高原内陆湖泊水面升高,青海和甘南牧区产草量下降,西南地区、三江平原和青海的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春季物候期提前了24天,近年来海南和广西海域发现珊瑚白化现象。

 

  北方干旱受灾面积扩大,南方洪涝加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局部干旱高温危害加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同时,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1990年以来,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太 、黄河均连续发生多次大洪水,洪灾损失日趋严重。中国海岸带已经受到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风暴潮、洪水、强降雨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更明显,其中对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最为严重。西南山地灾害的波动周期缩短,成灾频次和损失增多。气候变化增加了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危害人类健康,洪涝灾害后,感染性腹泻如霍乱、痢疾、伤寒增加。

 

  二、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哪些领域的可能影响最严重?

 

  未来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沿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同时,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旅游业、能源供应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大。我国东北森林的组成和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区域干暖将导致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沼泽湿地演变为草甸湿地。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将退化,对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变化将使内陆湖泊加速萎缩,使北方江河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旱涝灾害频繁出现,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海平面上升将导致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加重,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等生态群遭到破坏,沿海土地盐渍化加剧等。

 

  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将增加。气候变化将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气候变化可能影响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从而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对旅游者的安全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变暖将使未来我国空调制冷所需电力消费持续增长。

 

  三、未来中国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东北地区增温会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特殊的生态系统(如湿地和冻土)将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而退化或消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会发生变化。

 

  华北地区干旱化加剧,气候可能继续明显变暖,需水量大大增加,水资源更加紧缺,但冬季变暖会促进区域设施农业的发展。

 

  西北地区降水增多但仍缺水,模拟结果表明:20102030年西北地区年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2050年后,农牧交错带边缘和绿洲边缘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将会增加。

 

  华东地区洪涝风险加大,未来百年一遇的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华中地区增温不明显,但旱涝交替频繁;未来气候变化会使华中地区双季稻尤其是晚稻产量降低。

 

  西南地区山地灾害活动强度、规模和范围将加大,发生频率增大,损失更为严重。

 

  华南地区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显著,预计到2100年的上升范围是60cm-74cm,这将可能对珠江三角洲等低洼地区带来严重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北界会向北移,珊瑚的白化范围会有所扩大。

 

  四、中国已经和将要采取哪些措施适应气候变化?

 

  中国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领域的适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选育抗逆农作物品种,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强化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采用高产、稳产措施,增强农业抗灾能力;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供水能力及其应变能力;3)继续植树造林,并提高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加大对自北;で谋;ず凸芾砹Χ龋忧可只鹪衷し兰安〕婧Φ姆乐危?/SPAN>4)根据气候变化以草定畜,改变超载过牧,避免草场退化,增强草原畜牧业抗灾能力;5)提高防潮设施的设计标准,强化沿海防潮设施的建设;6)继续加强致病气象灾害预报,建立预报、监测和监控网络,扩大预防疫区。

 

  五、如何降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

 

  由于科学认识能力的局限,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应当深化研究程度、扩大研究领域、加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研究,降低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对策。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及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差异很大,需要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区域的影响,开展适应案例研究。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环境四个领域,针对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交通、旅游、重大工程、人居设施、海洋生态系统等领域影响的研究较少。气候变化的危害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上,还需大力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影响的评估工作。

 

  

 

第三部分

 

  一、   国际社会确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是什么?迄今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行动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1992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通过,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开放签署,19943月正式生效。该《公约》确定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与基本原则。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的原则、预防的原则、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国际合作与开放经济体系的原则。其中,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持续发展是最根本的三个原则。

 

  从1995年起,国际社会每年举行《公约》缔约方会议。199712月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在20082012年期间,《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六种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量应该在其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使《公约》的实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此后又经过数年的谈判,《议定书》于2005216正式生效。但美国和澳大利亚至今未批准加入《议定书》。

 

  2002年《公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德里宣言》,再次重申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2004年第十次缔约方会议文件又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述行动进一步推进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实施《公约》和《议定书》。

 

  M、全球与我国的碳排放状况如何?

 

  发达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发达国家应当履行《公约》和《议定书》的规定,率先减排。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和当今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1860年到1990年的CO2累计排放量占全球的78%,其1990年的人均CO2排放量为3.25t-Ct-C),而非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同年的人均排放量仅为0.48t-C

 

  我国2000年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约占世界的13%,人均排放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GDPCO2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仍是今后长时期内首要任务。我国2000年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估计为8.7亿t-C,人均CO2排放量仅为0.65t-C。由于大力推进节能、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进步,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GDPCO2排放强度下降了45%,为减缓CO2排放的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我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的前景怎样?

 

  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我国目前的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约低1/42000年电力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左右。电力部门、各种高耗能工业、建筑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目前和未来减缓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部门,未来20年内,它们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可占全国的70%以上,其中相当大部分可用较低成本实现,但尚需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克服种种障碍。

 

  能源结构调整对减排有重大影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其比重占2/3以上,不同于以油、气为主的世界能源构成。这使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核能,降低煤炭的比重,既有利于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能有效地减少CO2排放。根据国家有关规划估算,到2020年和2050年,包括大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可分别提高到19%30%以上,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可分别比2000年下降10%和30%以上。

 

  农林业固碳能力将显著提高。我国一贯重视植树造林,改善土地利用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00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16.6%,累计保留人工草场1600万公顷。预计202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到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加上农林业各方面的措施,将使固碳能力显著提高。

 

  四、我国未来减缓碳排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何?

 

  减缓碳排放必然会压缩我国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发展的大气环境容量空间,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望实现比发达国家更为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的发展途径。

 

  我国大力提高能效与节能和优化能源结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降低了GDP能源强度,减缓碳排放。我国到2020年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GDP2000年翻两番,在采取强有力的节能措施后,能源消费量将达到或超过30亿吨标准煤(tce)。以30亿tce计算,再考虑能源结构的改善,估计2000年到2020年间我国GDP碳排放强度的年下降率可在3%以上,减缓碳排放的效果将很显著。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有可能以相对低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估计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2000年不变价)时的GDP碳排放强度,仅约为发达国家在该GDP水平时的一半。因此,我国将实现比发达国家更为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的发展道路。

 

  我国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减缓碳排放,将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这将对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五、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中如何保证公平、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未来国际社会有可能为各国确定碳排放限额,这是涉及各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体现公平性原则,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当前应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继续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切实履行《议定书》的承诺,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中国家则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进技术创新,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为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做出努力和贡献。

 

  针对远期全球控制碳排放问题,我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标准、两个趋同”的方案,以体现人类生存、发展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平等权利。“一个标准”是指人均排放量相等;“两个趋同”是指到远期目标年(例如2100年)各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趋于相同,而且从基年到该目标年的过渡期内(例如1990年~2100年)各国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也趋于相同。

 

  六、我国减缓气候变化采取怎样的途径与对策?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方,维护《公约》原则,履行《公约》义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以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态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为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而努力。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为核心,发展高效、清洁的化石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到2020年,力争使GDP的碳排放强度比2000年下降40%以上;通过加强林业的保护、管理和造林,以及加强农业和草场管理,力争使农林业碳吸收汇在1990年基础上增加1.2亿t-C以上。到2050年,建立与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结构多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能源体系框架,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燃料技术和氢能技术等先进能源技术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届时非化石能源比重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30%以上,GDP的碳排放强度比2000年进一步明显下降。到本世纪下半叶,基本依靠可再生能源满足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增加的能源需求。

 

  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将既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但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技术创新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核心手段,也是中国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关键。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将成为推动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我国要积极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