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加快我所创新文化建设步伐,4月23日下午,我所举行创新文化建设研讨会。姚檀栋所长主持会议,高星副所长在会上做了《紧握历史脉搏,勇攀科学高峰》的报告,报告包含五个大方面的内容: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简要回顾;二、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的党;三、科学文明与党的建设;四、共产党员科学家的历史责任;五、人生的思考。报告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世界史、党史、科技史以及个人基本理论修养、思想修养等内容。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共产党员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是党员先进性的时代体现;我们面临的形势;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青藏所是我们的责任;做知识创新的先锋。
经过对世界和我国SCI论文发布、引用情况、国际合作度、科技产出与贡献、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分析后,精辟指出:我们的科学研究整体上相对封闭,未入国际主流;论文的绝对数量与主流国家相差甚远;引文指标和相对指标相当落后;纵向比较走势看好;生物学和医学布局弱于主流国家。同时,报告还分析了青藏高原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谈到如何把青藏所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所时,高星副所长从三个方面对此做了诠释:政治意义;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基本概况。路院长在2003年7月份到西藏视察指导工作时曾经指出: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建立不仅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从科学认知上讲,青藏高原隆升后对亚洲乃至全球变化的响应还有待认识;青藏高原的隆升机理及地球动力学问题还有待探索;青藏高原作为全球独特的地理单元,其所形成的特有的生态、生物资源、物种进化过程,以及物种对环境的响应等科学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深入地研究。因此,加强对该区域的认知具有巨大的科学意义。另外,开展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也是政治的需要。西藏地区作为中国领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她的研究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在科学的制高点上取得发言权,才能从更深的层次和角度揭示西藏发展的规律。青藏高原是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野外实验室;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格局;为古气候学和冰川学研究提供了素材;是研究地球深部物质与能量交换和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场所;是生态环境演变、极端环境生物资源的特殊研究基地;研究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和整体大地构造格局、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环境变化规律及对全球、特别是东亚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为适应和改善东亚人类生存环境服务,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同时,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对于保障我国资源和生态安全,促进青藏地区社会发展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藏高原这一地区的地质地理环境很早就引起世人的兴趣。据了解早在19世纪中叶,国际上就已有人对青藏高原进行研究,那时主要是介绍青藏高原的冰川、雪线和地貌,20世纪30年代就已有文献研究喜玛拉雅的形成原因。1980年以来,随着对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国际青藏高原研究文献有了较快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学及环境生态学研究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科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和继承这些优势,把青藏高原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学与环境生态学研究中,我所姚檀栋所长的发文量位居第六,这对做到“以我为主”进行青藏高原研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至关重要。
高星副所长详细介绍了青藏高原研究的情况,不仅使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研究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青藏高原研究,还要做高水平的研究、国际化的研究,要真正做到“立足高原,研究高原”。
在谈到科研和管理体系队伍建设问题时,高星副所长指出:新的历史时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在注意人才科技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同时,仍需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将“德”放在首位;坚持以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作风教育与培养青年人才;坚持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要求青年科技人才中的先进分子,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树立起以国家民族振兴、发展科学事业、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追求,尤其是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带头成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先锋,要做知识创新的先锋。做知识创新的先锋,必须坚持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一个出色的科学工作者必须懂得,只有把个人抱负同时代和人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光荣的爱国爱民传统。当前,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必须加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做知识创新的先锋,必须坚持对科学的追求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首先是对科学不懈的追求。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反映了其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并决定了其行为规范、奋斗动力和发展潜力。科学文明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在近代和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已经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遵守的科学文化,我们必须尊重这种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的科学道德,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弘扬科学伦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起理想、诚信、严谨、求是、创新的良好学风,在新时期建立起中华民族良好的科学道德风范。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现代科技创新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更需要跨学科的协作,需要团队精神,正确地对待自己,尊重他人劳动,善于与人合作共事,这些因素已越来越成为影响科学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还要完善知识结构,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把对真理的追求和品德修养相结合,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一个知识渊博、善于思考、情操高尚的人。做知识创新的先锋,必须坚持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首先要树立起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反对来自科学内外的各种非理性思潮对科学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和践踏,也反对因对科学道路的畏难而失去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我们必须懂得,奋起直追,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攀登科学高峰,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现实,坚定我们的信念;其次,我们要有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方面,科学事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在这里用的是“希望”而不是“一定”,科学事业是一项认识自然的艰苦劳动,即使有热情、有条件、工作努力,也不一定能顺利成功,要经历很多次的失败,要经得起考验和挫折,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另一方面,我国还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作和生活条件还有待完善,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挑战,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艰苦奋斗的充分的思想准备。历史告诉我们,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
在听取了高星副所长报告后,姚檀栋所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出报告在党的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道德情操培养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报告内容,以此为指导,努力做好我所的科研、国际合作工作,搞好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我们要在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指引下,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努力把青藏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