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各拉丹冬考察成功钻取冰芯

发布日期:2005-11-17 来源: 字体:[ ]

在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的第二课题“高原环境变化序列与分布规律研究”以及“973”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各拉丹冬考察队一行17人于10101113对长江源区各拉丹冬进行了冰川学考察。

本次考察队分别从兰州和拉萨出发,在雁石坪汇合后、进入各拉丹冬地区,尽管天气寒冷,但考察队仍然经历了不断陷车的困难,在四天内推进了110km,到达了冰川的末端。在随后的20天内,科考人员在各拉丹冬附近的冰川垭口(海拔5820)和粒雪盆(海拔5755)钻取3支冰芯,长度分别为7427146。同时科考队还对雪坑、河流、湖泊、土壤等进行了采样,这些样品将在实验室分析主要阴阳离子、稳定同位素比率、痕量元素、汞、POPs、微生物等。科考中也测量了不同坡度的雪面温度,并开展了对数字遥感影像数据的实测检验等方面工作。

本次科考遭遇的极端低温达到零下35度,在仅有可以避风的单帐篷中,队员们彻夜忍受着严寒、凭借顽强得毅力完成了冰芯的钻取工作。本次野外获得的样品对认识长江源地区的古气候变化及环境背景值研究奠定了基础。(供稿:康世昌

 

 

 

科考途中

 

搭建起科考帐篷

 

向冰川进发

 

测量雪面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