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交流
2008年希夏邦马-纳木那尼冰川科学考察圆满结束
2008-10-22      

    在973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织的希夏邦马-纳木那尼冰川科学考察队于2008年7月底到10月初,历时两个多月,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并安全返回。这次冰川科考主要目的是监测希夏邦马地区冰川变化及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剖面的气象变化,测量纳木那尼冰川底部结构与冰川变化。

    科考队在希夏邦马川地区,补充完善了抗物热冰川雷达测厚剖面,完成了冰川顶部一个纵剖面与两个横剖面的冰川测厚工作,完成了抗物热冰川末端位置的定点位置变化监测,并对达索剖冰川5800米侧面小冰川末端位置进行了监测。这次考察发现希夏邦马地区冰川在持续消融退缩状态。抗物热冰川末端在2007/2008年间后退了5.5米,特别是冰川前端后退速度快,退缩速度在每年10米以上。达索普冰川5800米侧面小冰川同期后退了8米左右。此外,对该两支冰川末端位置进行了高精度差分GPS测定,发现冰川末端位置变化具有不均匀性,有的地方处于前进状态,有的地方后退加剧,但总的平均状态是冰川整体有后退。在气象观测方面,维护了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部气象观测剖面上的气象站,收集了樟木与聂拉木气象站的气象数据。

    这次考察最为困难的是希夏邦马达索普冰川平台的工作。由于去年夏天遭遇大雪,没能登上达索普冰川。考察队今年成功登上了希夏邦马达索普大平台。但由于冰川表面融化剧烈,位于达索普冰川大平台上的自动气象观测站(AWS)已倒塌,这次考察活动重新挖出了被雪埋掉的AWS,更换了坏掉的AWS原件,调试好测量探头,并重新安装加固好了高山气象站。

    纳木那尼冰川考察主要是围绕2006年3支冰芯钻取点的位置进行雷达冰川测厚,以便认识冰芯钻取点的冰川底部结构,并了解3支不同冰川位置的关系。特别是希望通过该冰川雷达测厚数据获取冰川内部结构与运动的数据。

图1 纳木那尼冰川雷达测厚剖面示意图  

    这次科学考察活动共完成了纳木那尼冰川顶部4条纵剖面与一条横剖面的冰川测厚任务(图1)。虽然该冰川表面很平,但雷达测厚显示该冰川底部地形复杂,冰川厚度相差悬殊,一个横剖面显示冰川厚度从20米可以变到200多米。冰川较厚的位置是位于该冰川南侧小山包下面,显示冰川侧面山坡可能是该冰川重要的积累源之一。这次纳木那尼冰川测厚结果显示该冰川有些地方超过了250米,比以前估计的200米厚了50多米;沿2006年打钻点一纵剖面的雷达测后结果也显示了3个冰芯钻取点的深度变化(图2)。 

图2   纳木那尼冰川纵剖面雷达测厚结果,图中标出了2006年冰川打钻地点的冰川厚度,测得的冰川厚度与2006年钻取的冰芯的深度一致

    此外,这次冰川考察还发现冰川融化已向上延伸到了高海拔冰川区。以前希夏邦马达索普冰川大平台上钻取的浅冰芯是由粒雪组成的,但今天的冰川考察发现去年的降雪完全融化形成了坚实的冰川冰。另外,我们在纳木那尼冰川上部表面发现了操场大小的两个冰川湖,这是以前考察没有发现的,其中一个湖的边界已用差分GPS进行了测量并将结果标在了图1中。

    这次野外考察任务还包括在希夏邦马冰川区与纳木那尼冰川区6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各架设了一台总雨量筒进行高山降水量的监测。在纳木那尼冰川接近冰川最深的位置重新钻取了一根8米深浅冰芯,希望获取纳木那尼冰芯季节变化的信息。同时,在纳木那尼冰川面上布设和补充了花杆以测量冰川表面的物质平衡与表面运动。

    野外冰川考察队在纳木那尼冰川工作期间,遭遇到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冰川上暴风雪持续了三天三夜,一顶帐篷被雪埋掉。队员被迫撤回了山下面的营地,这场特大暴风雪给后续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等了两天之后,队员们又踏着一尺厚的积雪上山了,并最终顺利完成了冰面雷达测厚工作以及浅冰芯钻取任务。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