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交流
第二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Asia Clic)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2007-10-26      

2007年1023,第二届亚洲气候与冰冻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开幕。此次会议是为了全面、系统的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冰冻圈的变化及其对本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促进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扩大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科研人才;同时,进一步强化我国在亚洲冰冻圈乃至国际冰冻圈研究的主导作用。会议期间,中外专家们就冰川分布与变化、冻土的状况及其变化、积雪、寒区水文与水资源、冰冻圈的预测与预报,未来冰冻圈研究的联合策略等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据悉,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由山地冰川、极地冰盖、积雪、冻土、海冰等固态水组成的圈层,由于其对气候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从而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陆地表层)、生物圈一起被认为是影响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层。我国冰冻圈的主体为冰川、冻土和积雪,分布范围广泛,不仅有重要的气候效应,还是维系干旱区绿洲经济发展和确保寒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水源保障。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冰冻圈发生了显著变化,冰冻圈变化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资源效应和生态效应在我国正日趋显著,冰冻圈的未来变化势必对西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水资源持续利用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目前,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而且,开展冰冻圈内部过程、机理和规律及其与其它圈层相依互馈关系的研究、发展冰冻圈科学体系成为冰冻圈及相关学科研究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因此,作为冰冻圈发育大国,我国的冰冻圈研究不仅具有科学上的重要性,而且显示出其在国家战略需求上的紧迫性,其研究意义重大。

从国际学科发展来看,2000年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专门启动了新的核心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首次提出了冰冻圈科学概念,将冰川、冰盖、冻土、海冰、积雪等纳入到统一圈层系统,进行集成研究,这是冰冻圈研究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的重要标志。冰冻圈科学概念自2000年提出,在6年多时间内,受到各国科学家高度重视。目前,国际上冰冻圈科学研究主要聚焦在冰冻圈与气候、冰冻圈与环境(海平面变化)两大方面,这主要是以两极冰盖、海冰等冰冻圈要素为主体的全球变化研究。我国青藏高原冰冻圈也是国际关注热点之一。

据介绍,我国是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国家,冰川面积达59425平方公里,占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