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交流
中美联合西藏冰川科考圆满结束 取得多项发现
2004-09-13      

人民网

  人民网拉萨911日电 记者赵亚辉报道:随着到珠峰地区考察的最后一批5名科考队员返回拉萨休整,为期30余天的中美联合西藏冰川科考行动今天圆满结束,整个科考行程超过3000公里。

  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研究员表示,此次科考在冰川、湖泊、大气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分析了青藏高原在全球变化影响下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对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冰川状况进行了系统性的摸底调查,发现了多种类型的冰川,同时证实了以青藏高原冰川为代表的高亚洲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退缩。姚檀栋指出,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导致冰川储量的巨额透支,冰川平衡的打破可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生态灾难。

  姚檀栋告诉记者,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有重大影响。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该峰所处区域主要受西风环流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影响,也是西南气流输入到西藏西部的最近地区,对该区域展开科学研究具有代表性并有特殊的指示意义。由于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对于纳木那尼冰川的研究一直无人涉及,这个地区的环境气候纪录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此次科考填补了这个空白,科学家对这纳木那尼冰川的大规模考察是人类第一次对该地区的冰川进行系统性考察。考察发现,厚度超过200米的纳木那尼冰川是我国目前已探测到的最厚的山谷冰川,是钻取冰芯、进行冰芯研究的理想地区,但强烈的冰川融化已日益威胁到这一理想记录的保存。考察过程中,科考队开展了冰川物质平衡、冰川气象、冰川水文和高山大气化学观测及第四纪考察等研究。在钻取了6米长的冰芯样品之后,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对纳木那尼冰川所记载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进行研究,对冰芯中大气成分的变化、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中微生物变化等等进行研究,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揭示该区域过去气候的变迁、揭示印度季风的变化机制、证实南亚大陆工业化污染对我国青藏高原的影响和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科考行动中,科学家们还对青藏高原西部的湖泊进行了大范围地考察,并对青藏高原北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玛旁雍错进行了重点考察。考察发现,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上水体面积缩小,但是也有少数湖泊,由于上游有大冰川或冰川群落存在,冰川融水补给量大于气候变化引起的蒸发量,所以湖水面积有所增加。为了研究在全球变暖影响下的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特征,科学家们还在青藏高原北部、中部、南部等地区建立了大量的科学观测仪器,初步观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地温和气温都在上升。

  据悉,参加此次科考的外方专家是世界冰川研究领域知名的学者,美方首席科学家Lonnie Thompson教授是世界著名冰川学家,是首次提出全球转暖是引起冰川退缩的原因的科学家之一。考察结束后,中、美科学家将就冰芯样品作进一步分析,并将联合在世界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Copyright © 2003-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京ICP备0500281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1号